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河南历史上生产力发展最迅速、综合实力提升最显著的30年,是改善民生力度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30年,是社会最祥和、人民最满意的30年。改革开放,使河南这片古老的中原大地开始告别贫穷、生长繁荣,迎来了长达30年之久、年均两位数经济增长,开启了跨越发展、实现崛起的新时代!
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重在提升要注重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对外开放要立足河南实际,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招商引资和扩大出口上,通过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大力引进省外境外资金,通过不断扩大出口,努力提高河南经济外向度,使其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与科学技术创新,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内在动力活力与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有机结合。
河南省直党校校长张山旺认为,河南省就是通过这30年的改革创新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今后,河南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提升发展,就依然要不断深化改革和创新:
“改革创新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最主张的一个东西,社会发展、变革的过程就是改革创新的过程。河南省现在虽然跨入工业大省的行列,比如我们的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从量上讲也不少,但是科技创新的成果、体制创新的成果不多,我们的出口值不大,什么原因呢?就是我们的改革力度和创新程度还不够。这样我们必须在改革开放创新上下功夫,在这两方面提升。进一步把不适于生产力发展、不适于人才成长、不适于科学创新的障碍破除掉,走向一个宽阔的发展道路,这是河南省委的一个战略思想。”
平顶山市市长李恩东说,作为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平顶山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要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我们平顶山就要围绕六大产业,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特宽厚钢、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现代服务业这六大支柱产业,来做好发展这篇文章,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上规模、上档次,增加科技含量,来实现我们平顶山市经济的平稳较快的发展。”
科技创新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市场需求。近年来,河南省涌现出了中信重工、许继、华兰生物等一批走上了创新驱动型道路的企业,他们都通过开发出了自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走在了国内乃至国际同行业的前列。他们的成长道路实际上正是印证了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省科技厅厅长赵琛说:
“作为省委、省政府制定的5大工程之一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就要全面的进行实施,这也是在去年制定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开展的,主要是通过培育和壮大创新的主体,丰富和发展创新的载体,同时,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来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的一些技术问题,还要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来促进整个自主创新体系的建立。我们首要的目标还是要培养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而且产学研结合的自主创新的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