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准确反映我国企业运用专利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情况,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根据国家统计局科技统计年度数据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行政记录,组织成立课题组对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专利活动与经济效益状况开展了专项研究。
有专利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情况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当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含)的工业企业。初步统计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6225万家。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34.8416万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5538万家,外商投资企业4.2271万家,分别占81.7%、8.3%和9.9%。内资企业属国有的有9746家,占2.8%。分地区看,江苏、浙江、广东、山东企业数分列前四位。
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2.7412万家,占6.4%;共有研发人员152.1万人,研发经费支出3075亿元,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0.61%;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3679.4亿元,新产品销售收入57077.9亿元。
4.2%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请专利: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当年申请了专利的企业有1.7884万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2%。
分行业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专利申请的企业最多,四行业大类共有7790家,占有专利申请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3.6%,而四行业本身企业数只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数的22.4%,充分表明四行业企业的专利申请活动比较活跃;有专利申请的企业所占比重最高的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烟草制品业,均为15.1%,医药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紧随其后,分别为13.1%、12.1%、9.8%和8.4%(见表1),显示上述行业企业的专利意识较高。
分地区看,江苏、广东、浙江、上海、山东5省市有专利申请的企业数最多,共有1.1014万家,占有专利申请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61.6%,这一方面说明以上5个地区的企业专利申请活动相对活跃,另一方面也与上述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5地区企业所占比重为55.9%)有关。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专利申请的企业所占比重最高的是北京、上海、天津,依次分别为9.6%、8.5%和6.0%(见表2),显示京沪津3市企业的专利意识相对而言是最高的;接下来是西藏5.6%、广东5.1%、陕西5.0%、宁夏4.9%、湖北4.7%和江苏4.7%;比重最低的3个省是内蒙古1.4%、江西1.7%和青海1.7%,表明这些省区企业的专利意识较为薄弱。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获得专利权的比重为3.1%: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当年获得专利权的企业有1.3279万家,占3.1%。
分行业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获得专利权的企业数最多,四大类行业共有6367家,占获得专利权企业总数的47.9%,高出四行业提交申请的企业所占比重(43.6%)4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四行业企业申请的质量相对较高。各行业获得专利权企业所占比重情况与申请情况接近,比重最高的行业是烟草制品业,达13.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达到13.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9.0%,专用设备制造业为8.3%,医药制造业为8.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为7.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7.0%(见表3)。
分地区看,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获得专利权的企业数最多,共计8311家,占获得专利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6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获得专利权的企业所占比重最高的地区是上海和北京,均为7.4%,接下来是天津5.4%、广东4.1%、陕西3.4%、江苏3.3%,云南和湖北均为3.2%(见表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