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
山东青岛:2009年科技工作成效2010-1-13 18:43:35 |
||
组织开展社会公共事业科技攻关。继续实施浒苔科技专项,科学应对浒苔自然灾害;启动甲型流感应急处置及刑侦网络作战系统技术攻关,维护社会安全;开展食用植物油安全及危险废弃物处置关键技术研究,保障人民健康。实施农业科技专项。培育橄榄油型花生等5个新品种,示范推广面积1500多亩;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积极开展“全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活动,五个县级市全部成为试点县。 六、把扩大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作为深化产学研合作的重要途径 全市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签署科技合作备忘录;省海仪所与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中心签署科技合作协议;青岛半导体所与俄罗斯拉明斯克仪表设计局签订引进合作协议;青岛软控、海洋局一所成为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青岛软控欧洲研发和技术中心基本建成。成功承办2009全国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工作会议、全国科技成果管理与转化学术研讨会;成功组织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青岛产学研合作洽谈会,会议签署5大类30个合作项目,达成技术开发和投融资合作意向200余项。鼓励支持全市企业与国内高校院所及跨国企业合作开展20余项技术项目,联合共建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联合实验室等18个研发机构;通过市科技计划项目,引导企业出资,开展关键领域技术攻关研究;组建成立锂电产业、生物源农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七、把加快高新区建设,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载体 成立了市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工作领导小组,完成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体系规划、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积极推进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工作。成立市大学科技园工作指导委员会和建设管理委员会,高新区与7所驻青高校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筹备设立5个产学研基地,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一期总投资8000万元。成立高新区数字化园区工作领导小组与专家委员会,编写了数字化园区总体规划。高新区首个投资7000万元的科技服务业项目完成奠基,首批创业投资项目完成注册,高新区胶州湾北部园区被认定为装备制造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八、把突出发展特色科技产业,作为推动区市科技工作的重要抓手 各区市在科技计划项目、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建设等重点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2区市全部通过科技部组织的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崂山区成为国家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园区”,城阳区被确定为“全国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胶南成为“国家级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即墨成为“全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区市特色科技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九、把提高科技管理服务水平,作为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落脚点 建立了自主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分析报告工作机制,健全了定期统计、调度分析、现场调研等工作制度;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计划项目全过程网上管理;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建立结题项目资金和绩效专项审计制度。正式颁布《青岛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全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建立知识产权特派员制度,开通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举报投诉热线。落实科技优惠政策,125家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3.58亿元,193项自主创新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