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若羌县申报的“若羌红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项目经自治区初审推荐、国家质监总局形式审查,日前正式获得受理并予以公告。
近日,从新疆若羌县质监部门传出喜讯:若羌县申报的“若羌红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项目经自治区初审推荐、国家质监总局形式审查,日前正式获得受理并予以公告。
据悉,此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共对全国33个申报产品进行了受理和公告,全疆仅有两个产品,“若羌红枣”和“阿克苏苹果”榜上有名。“若羌红枣”的成功申报,将对提高若羌红枣品质,有效保护品牌,促进若羌红枣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公告中对“若羌红枣”地理标识产品保护建议范围包括:农二师36团、若羌镇、吾塔木乡、瓦石峡乡、塔什萨依开发区、铁干里奇乡等行政区域。
若羌红枣之所以成功申报地理标识产品保护,其独特的品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若羌红枣皮薄核小,肉厚实甘甜,含有18种人体所需氨基酸成份,具有保健、补脾胃、安心肺、退紫癜等诸多功效,被誉为枣中极品、长寿之果。在广交会、昆交会、乌洽会等经贸洽谈会上大放异彩,伸手中外客商的青睐,产品远销北京、伤害、广东等大中城市,供不应求。
近年来,若羌县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优势,深入实施“枣业富民”战略,大力发展红枣产业,成为农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坚持走国内外高端产品市场,全力打造“中国最优红枣基地”和“红枣名县”品牌,先后制定了《若羌红枣栽培技术规程》《若羌红枣标准体系》《若羌县红枣种植、加工、销售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成立了若羌红枣管理协会从红枣种植、收购、销售等方面规范农民、企业和经营者的行为,有效保护了若羌红枣的品质和品牌,促进了农业持续增效、农民快速增收,2009年全线红枣产量已经超过2万吨,在红枣产业的拉动下,若羌农民人均纯收入历史性的突破万元大关。(韩世杰、吴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