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7个项目摘取国家科技奖

2010-1-15 18:54:48
文章来源:浦东时报

  1月11日上午,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记者获悉,浦东又有7个项目榜上有名,其中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宝钢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一举获得5项奖励,体现了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宝钢集团今年有“抗CO2、H2S腐蚀用3Cr系列油套管及制造工艺技术”等5个项目分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这些项目解决了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难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的产业关键技术及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且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据了解,之前宝钢已多次获得国家科技奖,今年一次荣获5个奖项创下了宝钢的历史之最。

  在历年浦东荣获的国家科学技术奖中,企业一直占据着主力军的地位。之前,振华港机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信国健、上海建工等也曾上榜。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包括宝钢在内的企业成为获奖大户,表明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中,创新企业异军突起。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高速冷轧带钢多功能在线检测技术”的第一完成人王康健,是来自宝钢生产一线的高级技师。他的研究成功解决了冷轧机组中缺陷在线检测的问题,形成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并已在宝钢成功运用。这一项目还获得工人创新奖。

  企业之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仍然是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以“拓扑异构酶II新型抑制剂沙尔威辛的抗肿瘤分子机制”再次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此项目的完成人之一缪泽鸿介绍,DNA拓扑异构酶II(TopoII)是公认的抗癌靶点。项目组从我国药用植物红根草中分离得到抗癌先导红根草邻醌,进行结构修饰优化,最终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opoII新型抑制剂沙尔威辛(salvicine,SAL)。这一研究已发表了SCI论文22篇,并与上海医药集团合作,相关药物已通过I期、II期临床试验,是目前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抗肿瘤药物之一。同时,这一研究对其它耐药性、转移性肿瘤药物研究也有意义。另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是来自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参与的“罗非鱼产业良种化、规模化、加工现代化的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记者 孙晓玲)


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1号院珠江摩尔大厦3-2-1907 邮编102206    京ICP备09085994号-1
Tel:010-62119266 公司邮箱 
Fax:010-62110146 mail@justalen.com
copyright© Beijing Justalen IP Firm Law

版本所有 佳茂知识产权代理(北京)有限公司

商标注册 北京商标注册 浙江商标注册

 上海商标注册 江苏商标注册 广东商标注册

福建商标注册 成都商标注册 四川商标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