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科技北京”建设展望

2010-1-18 17:43:13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的重要之年,更是推动“科技北京”行动计划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北京市将进一步整合首都科技资源,全面实施“2812科技北京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首都新一轮科学发展。

  2010年,北京市计划更好更快地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和整合首都科技资源优势,推动建立首都科技创新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探索推动 “科技北京”建设的运行架构和组织模式,培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合作、责任共负、风险共担、成果共有、利益共享的首都科技合作的新机制。

  全面推进中关村建设

  深入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与中关村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有关单位的沟通,认真研究解决落实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尽快落实到位。争取部际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优先将相关政策的先行先试放在中关村示范区,开展探索、总结经验和示范推广。

  加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累计超过7000家,保持全国首位;深化开展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帮助更多的市属单位实施试点方案,发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试点实施办法》;扩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规模,抓好示范项目的落实,推动自主创新产品的广泛应用,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金额达到40亿元;支持产业技术联盟承担国家和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推动联盟建立和完善技术成果扩散机制,出台“支持产业技术联盟发展的若干意见”,探索依托联盟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

  5年安排100亿推动重大专项产业化

  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完善市领导牵头、市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统筹协调机制。参照国家重大专项组织体系,成立由市相关部门组成的重大专项审核小组,负责汇总年度预算、平衡专项配套、地方配套承诺、资金配套方案等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发布《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配套管理办法》,特别突出对在北京实现产业化的项目的配套支持。积极开展地方配套,统筹使用市相关部门的专项资金,自2010年至2014年,在5年内共安排100亿元资金,设立重大科技项目和产业化项目专项资金,用于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进行配套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以产业链推动高端制造业

  以形成产业链条为目标,针对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技术研发,突破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和示范应用并举,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围绕纯电动汽车整车和电机、电控、电池、电动转向、电动制动、电动空调等关键零部件,组织联合研发攻关;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建设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选择延庆县等远郊区县作为纯电动出租车示范运营区,探索纯电动汽车的市场运营模式。

  在万吨级非晶带材产业化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上,以安泰科技为龙头,围绕国产非晶带材的应用,建设年产2万吨非晶铁芯、3万台非晶变压器的产业基地,完成高效节能非晶电机应用技术研究,建设500台/年非晶电机中试生产线,加速拓展非晶产业链。

  依托北京医疗器械产业创新联盟,结合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攻克大功率高频X射线机、三维彩色超声诊断仪等诊疗器械产业化关键技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能源、电动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产业等有基础、有条件的领域率先突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科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编制和实施“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支持一批优势企业,培育一批优质品种,引进一批优秀企业(项目)落户北京,搭建和完善一批公共支撑平台,力促生物医药产业从“小、散、弱”向“高、聚、强”的跨越式发展。

  开展太阳能电池制造成套装备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太阳能电池重大设备产业化关键技术,形成100MW级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化能力;开展大功率风机整机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完成5MW级风电整机制造关键技术与系统集成研究,形成年产200套以上风电整机的产业化能力。

  支持联想控股公司、中科院化学所,联合开展基于纳米技术的绿色制版技术产业化攻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制版成套生产技术,推动北京成为国内绿色制版技术的研发中心、高端制造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

  科技惠民,一个都不能少

  食品安全方面,开展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中非食用物检测技术研究,加强奥运安全食品科技成果与标准升级与转化,加强农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农产品食用安全生产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

  农业科技方面,开展安全高效育种技术研究、品种选育及育种条件建设,以及籽种产业科技成果示范应用。促进北京乳制品、果蔬加工、服装纺织等都市型工业发展,促进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和沟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科技交通方面,推进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的示范应用,开展公交城市建设、特大城市新一代智能交通、轨道交通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应用与产业化,构建和谐的交通运行体系。

  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方面,开展城乡结合部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及运行模式研究与示范,建立10个不同类型的工程示范,为农村污水治理推广工程提供支撑;开展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关键技术在循环经济园区的应用研究与示范;开展机动车和非道路机动车的排放污染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

  医疗卫生和健康方面,针对发病率高、治疗费用高、死亡率高的10类重大危险疾病,开展适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重点建设2个支撑平台建设,即:初步建立“首都重大疾病临床资源和样本库”、初步完成脑血管病等6类慢性病的综合流行病学调查;启动脑血管、精神疾病、骨科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等4个疾病研究。

  城市安全与应急保障方面,开展地下管线及地下空洞综合探测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实现地下管线及空洞的实时监控和综合预警;开展超高层建筑消防综合救援指挥系统研究,研发专用设备,为高层建筑火灾救援提供有效手段。

  引导创新要素聚集企业

  突出资源整合和运营服务的功能,按照“面向产业、需求导向;创新机制,盘活存量;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明确权益、协同发展”的原则,完善面向重点产业振兴和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深化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力争科技资源开放总量达到100亿元;培育专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5000家科技企业享受到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服务收入达到5亿元;推动成立“首都研发实验服务联盟”,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撑服务。

  建设好“中国技术交易所”和“北京国家技术交易中心”,全力打造技术与资本高效对接的服务平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支撑平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综合服务平台。2010年北京技术市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400亿元,同比增长近20%。(通讯员伍建民、王觅时、谢佳)


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1号院珠江摩尔大厦3-2-1907 邮编102206    京ICP备09085994号-1
Tel:010-62119266 公司邮箱 
Fax:010-62110146 mail@justalen.com
copyright© Beijing Justalen IP Firm Law

版本所有 佳茂知识产权代理(北京)有限公司

商标注册 北京商标注册 浙江商标注册

 上海商标注册 江苏商标注册 广东商标注册

福建商标注册 成都商标注册 四川商标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