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立全国首家高校技术市场

2010-1-18 17:46:36
 文章来源:人民网
  全国首家高校技术市场于1月16日在上海正式开张。这一技术市场将集中展示全国高校的科研成果项目,收集企业的技术需求,提供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政策和中介服务,以推动高校与企业、政府部门各方合作,促进高校科技资源和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方协办探索,长三角各地科技局踊跃响应

  上海高校技术市场由上海市教委、市科委和杨浦区政府三方共同主办。作为国内第一家由技术需方、成果供方、交易服务方等三大市场主体联手共建技术合作和交易的大平台,这在全国还是第一家,也是为沟通企业需求与高校科研资源而作的率先探索和大胆尝试。

  上海高效技术市场已汇集了成果供方成员单位45家,其中有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17所地处上海本地的理工类和综合性院校,也有28所外省市及境外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大、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技术需方单位主要是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各地区有关政府部门,现有48家,其中苏浙地区达37家,上海有9家,长三角以外地区有2家。服务方成员单位有8家,包括上海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上海高校技术经纪有限公司、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以及专利事务所等,为技术供需双方提供政策咨询、专利保护、人才交流、风险投资等方面服务。

  技术市场的展示馆中,第一期展示推介的高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性技术项目已达600余项,而通过文字资料和信息发布,各高校推介的项目则超过5000个。

  破解高校成果获奖多却爱“冬眠”难题

  高校科学技术成果转化被称为世界性难题。通常高校科研重视以技术创新引领社会发展,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在中国,由于高校与其他科研机构及企业的管理体制、运行和考核机制不同,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之间更多了道有形或无形的围墙,缺少对称的信息交流,便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市场对高校资源的充分利用方面,更是渠道不畅。

  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产学研一体发展,力求使科研贴近市场需求。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参与高校展区的大学已从2003年的15所,发展到2009年的57所,所携带的技术成果也具有很高的科技水平。2009年工博会评选出的39项获奖技术成果中,展示面积只占展馆4%的高校展区,获奖比例却占了近40%,且连年荣获金奖。

  但科技含量高、拥有良好技术前景、获奖率高,并不代表这些技术成果可以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上海市科委总工程师陈杰介绍说,目前上海一地每年技术成果交易值约为400亿元左右,且正呈迅速增长之势。但其中,高校技术交易量虽然已连续三年以30%增幅提高,所占比例仍然仅有2.5%左右,尚不到10亿元,与高校所拥有的科研资源数量相比,其市场产出和现实经济影响力显然还很不够。据估计,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会超过10%。不少高校科研成果只停留在发表论文、取得实验室成果阶段,随后便只能“冬眠”。

  无准入门槛,可享受政策优惠

  “在高校实验室、科研人员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块薄弱地带,需要有人居间,帮助双方进行技术优化和供需匹配,使高校科研资源能更好服务社会。”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奇说,他们希望能够通过上海高校技术市场联络全国高校、大中小型企业,从而使具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与有科技眼光的企业家结成联盟。

  在这一常年展示推介高校科技成果项目的平台内,进行技术交易、技术登记,可享受一系列政策优惠。除科技成果项目展示推介和技术需求信息发布外,市场还将组织一系列技术信息发布会、合作和交易洽谈会等多种形式的场内外活动,仅2010年,预订活动已达160场。王奇透露,高校技术市场运营初期将不设“准入门槛”,但之后可能实施会员制,并要求高校定期更新创新成果。同时,市场还将大力培养高校技术经纪人,更多延伸和完善科技成果的中介服务。(记者 姜泓冰)


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1号院珠江摩尔大厦3-2-1907 邮编102206    京ICP备09085994号-1
Tel:010-62119266 公司邮箱 
Fax:010-62110146 mail@justalen.com
copyright© Beijing Justalen IP Firm Law

版本所有 佳茂知识产权代理(北京)有限公司

商标注册 北京商标注册 浙江商标注册

 上海商标注册 江苏商标注册 广东商标注册

福建商标注册 成都商标注册 四川商标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