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河北创造’,河北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就没有主动性,在经济增长中就没有生命力,在经济比拼中就没有竞争力。”15日,省政协委员、省统计局副局长杨景祥接受本报专访时说,“从‘河北制造’到‘河北创造’,河北必须尽快制定实施‘河北创造’工程的技术路线图。”
“河北制造”目前不尽如人意
什么是“河北创造”?杨景祥说,通俗地讲,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制造等等,这样的产品就符合创造范畴。杨景祥认为,制造是基、创造是本,没有制造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河北在经济发展中就没有主动性。
杨景祥说,目前,经济形势总体实现回升向好,整体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周期的上升期。河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首先要从结构调整做起,而结构调整的关键是制造业的振兴,制造业振兴的核心就在于实施“河北创造”工程。
资料显示,目前河北装备制造业有39个行业小类仍为空白,占行业总数的14.8%,这些空白行业多属于高加工度、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行业,涉及到的“零产品”(即空白产品)包括计算机、手机、数控机床等高精尖产品。
反观河北优势行业,主要集中在基础类装备制造领域,产品呈现低端化特征,高附加值产品少。
河北振兴必须实施“河北创造”
杨景祥对河北目前“创造”水平的评价是:“更显薄弱”。“主要体现在河北强势品牌屈指可数。资料显示,目前河北驰名商标69件,仅占全国驰名商标总数的3%左右,而一些发达省份占10%左右。”
“河北作为钢铁第一大省,但钢铁产品驰名商标竟然为零。这是实实在在的差距。”杨景祥说,常规发展不可能实现“河北创造”目标。我们必须要跨越式发展,以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力度实施“河北创造”工程。
他建议,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未来科学发展方向的优势产品要做大做强。对“零产品”应加大力度,引进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加大与大公司、跨国公司合作力度。集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聚集区的优势,提高河北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
“河北创造”制定技术路线图
杨景祥说,必须盘点我们的制造业水平,以正确确定“创造”的起点。实施河北创造必须制定技术路线图,本着产业集群化,行业集团化、“创造”信息化的原则,理出河北创造性行业、产业、产品的方向目录,将新能源装备、动车组、船舶及重型装备、信息化、IT、整机制造、汽车、机零部件、数控机床等作为开发的重中之重。
他建议将实施“河北创造”工程作为“十二五”的一个中长期规划,从生产力布局、产业布局、区域布局等方面确定下来;对优先发展的行业和产品,尤其是优势企业,给予政策倾斜、资金倾斜;在鼓励国有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力激励、倡导民间资本优先进入“河北创造”行业领域。
以“创造”效益评价政府政绩
杨景祥建议,建立“河北创造”激励机制。“品牌代表创造力,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品牌价值,将创造河北品牌作为“河北创造”工程的具体抓手,对各级政府的考核应该明确“河北创造”的导向。
他说,“‘河北创造’主体在企业,创新在企业,政府一定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环境,服务于企业,服务于‘河北创造’工程。” (记者张洁,实习生郭素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