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
武广高铁:聚焦专利技术在重点工程中的创造运用2010-1-21 21:57:41 |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
运行时速350公里,列车运行最小间隔3分钟/列,最小曲线半径9000米,最大坡度20‰……武广高铁在工程施工、节能环保、技术创新等一系列领域,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成为中国高速铁路自主设计、自主施工、自主装备制造的又一个奇迹。
这些“世界之最”的背后,是我国高速铁路雄厚的技术实力,在当今国际技术格局分布和竞争机制下,我们不仅拥有这些技术,还把这些技术以专利的形式加以运用、实施和保护,让我们的智慧成果价值最大化,有了925件专利申请的武广高铁,带着光荣,充满自信。记者从铁道部获悉,截至目前,武广高铁共提交了925件专利申请,其中有多件发明专利。
技术亮点 融雪装置 融化冰雪保平安
武广高铁采用国产化的融雪装置,一旦遇到极端天气,装置将自动启动,融化冰雪。这套融雪装置即是北京中铁通电务技术开发中心发明的专利技术——“一种铁路道岔融雪电加热元件安装装置”。
轨道扣件 降低噪音降成本
武广客运专线大量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先进的减震性轨道技术,其中包括了重型无缝钢轨、新型扣件、弹性轨枕以及吸音材料制成的声障屏、吸声式隔音窗等新材料新设备,列车通过时的噪音大大降低。
记者观察 中国高铁的知识产权战略
就在武广高铁通车前的两个月,有两条消息引人遐想:2009年10月,俄罗斯总理普京访华,中俄签署了多项合作文件,其中一项是有关高铁的谅解备忘录;2009年11月,中国铁道部和美国GE公司签署备忘录,双方承诺在寻求参与美国时速35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项目方面加强合作。
我国高铁“走出去”被提到日程上来。进入国际市场,专利要先行,早已达成共识。铁路系统对这一点的认识更早,更深刻些。高铁技术素来被称为“大国技术”,全世界走在这一技术前沿的国家有法国、日本和德国,这些国家的公司在我国申请铁路技术专利频繁,申报专利时间早,仅机车车辆类专利已申请近百件。
面对此种形势,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国内专利的申报力度,积极开展国内高铁知识产权全过程全方面的保护,从中国高铁自主技术创新源头上予以保护、归纳、总结,并进一步巩固国内高铁的知识产权主导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高铁关键技术的专利权归属铁道部所有,国内相关企业可以免费申请使用,这种专利归属模式有利于集中力量突破创新,有一定借鉴价值,也间接解释了我国高铁技术为什么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实现跨越并领先世界。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积极开展国外专利申报工作,从国际竞争的角度,拥有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是直接衡量和影响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据了解,目前我国高铁领域正积极组织开展申请国外专利工作。
迄今为止,铁路行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共取得900余件高速铁路相关专利授权,150余件商标。
这得益于早年铁路系统制定的一系列高铁知识产权管理规划。
在行业内,铁路系统规范了包含高速铁路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高速铁路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完善铁路行业知识产权的评估、转移机制;建立健全高铁知识产权的管理机制,制定高速铁路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产生的知识产权,权利人为铁道部的,由铁道部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建立铁路行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应急机制和配套措施。
在行业外,2008年6月,铁道部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签署了铁路行业知识产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分层分批实施铁路行业知识产权试点工作,优先启动客运专线系统集成与装备现代化知识产权保护。按照铁道部与科技部共同签署的《中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在形成我国高速列车自主创新能力和关键技术体系的过程中,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并对铁路全行业开展知识产权工作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铁路系统现已制定了高铁专利保护的下一步工作计划,重点在取得高速列车、大功率机车和站后部分的工务工程、牵引供电、通信信号、运营调度、大型养路机械、综合检测列车等技术中涉及的专利权方面展开工作,现已经确定了上述相关技术的专利保护目录。(记者 苏民) |
|
|
|
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1号院珠江摩尔大厦3-2-1907 邮编102206 京ICP备09085994号-1 |
Tel:010-62119266 公司邮箱 |
Fax:010-62110146 mail@justalen.com |
copyright© Beijing Justalen IP Firm Law |
版本所有 佳茂知识产权代理(北京)有限公司
商标注册 北京商标注册 浙江商标注册
上海商标注册 江苏商标注册 广东商标注册
福建商标注册 成都商标注册 四川商标注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