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章丘:品牌富农强农兴农

2010-1-24 15:31:55

  本报讯(记者 卞思杰 通讯员 潘广利)在我市1月4日公布的“十佳农产品”名单中,章丘大葱、明水香稻、鲍家芹菜不仅名列其中,而且占据了前三甲的位置。通过打造农业品牌,高附加值农业已经成为章丘富裕农民的“利器”:一项针对品牌农产品效益的调查显示,打品牌的农产品比一般的同类农产品价格至少高出四成,平均提高1倍,有的则高出近10倍。

  在章丘枣园街道万新村的村南头,村党支部书记沙树星正指挥着链轨拖拉机碾压一块地。他告诉记者,今年“万新”牌富硒大葱的销路特别好,来买葱的客户太多,原有的市场容纳不下,车辆停在路边影响了交通,群众有怨言。经研究并报有关部门审批,村里划出30亩地再建一处交易市场。据他介绍,“万新”牌富硒大葱被评为“中国名优农产品”后,慕名而来的客户越来越多,分级精选包装后的盒装礼品葱卖到每公斤7-8元,是其他葱的3-4倍。而在刁镇华宝合作社,理事长袁致功说:“合作社栽种的60亩华宝牌韭菜春节才能上市,但现在就以比市场价高出50%的价格被济南市的大超市订购。”

  对发展品牌农业,章丘分管农业的副市长赵立元感受最深:“2009年春节,往年名不见经传的鲍家芹菜芽由原来每公斤2-3元猛涨到20-30元,就是因为注册了商标、认证了绿色食品、加大了宣传力度,好东西被更多的人所认识,价格自然就上去了。这对我们触动很大,也坚定了抓品牌农业的决心。章丘去年组织开展了‘品牌农业建设年’活动,并打好组合拳、塑造新优势,通过抓品牌打造、名牌争创,上连市场开拓,下带基地建设,整体牵动现代农业发展。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品牌在富农、利农、强农、兴农方面的作用不可估量。”

  发展品牌农业,首先要求农产品有特色、上规模、数量足、品质好,否则做出的品牌也不会持久。章丘把品牌农业建设的基本功下在特色基地的标准化建设上,让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水平提上去,确保吃着放心,让已经实行标准化生产的基地花色品种丰富起来,使其与市场需求适销对路。同时,加大对农业投入品和产成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大力推广使用沼渣、沼液等有机肥料,安装太阳能杀虫灯、使用黄蓝板和性诱剂防病治虫,尽量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

  好酒也要勤吆喝。针对众多特色优质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况,章丘把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放在品牌注册、认证和宣传推介上。“去年有31个农产品申请注册商标,7个农产品通过商标注册,这是以往没有的,相当于过去5年多的申请量。”章丘市工商分局商标广告科科长赵洪春如是说。他们还通过组织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参加各类农业博览会、展销会,增强品牌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章丘大葱”商标争得了“中国驰名商标”、“共和国60年地理标志类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商标”、“2009年消费者最喜爱的绿色商标”等三项荣誉,品牌评估价值高达22.74亿元。如今省城居民对章丘的章丘大葱、明水香米、鲍家芹菜、黄河西瓜等品牌农产品耳熟能详。

  “创建品牌的目的是占领市场、提高效益,品牌农业发展必须树立既要‘有名’更要‘高效’的理念。只有好品质、好名声和高效益相统一并且良性互动,品牌农业才有持久发展的动力”,章丘市委副秘书长、农办主任李忠新说。围绕实现高效益这个最终落脚点,章丘把品牌农业发展的“主攻手”定位为各类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品牌农产品发展营销,一批原来从事房地产开发、矿山开采等行业的老板开始涉足高档设施农业和品牌农产品营销。矿老板李全信投资2000万元创办盛苑花卉有限公司,采用组培等尖端技术,年生产销售蝴蝶兰20万盆,成为全省最大的蝴蝶兰生产企业。政府也没有袖手旁观,而是当好“助攻手”,发挥搭建平台、牵线搭桥、营造环境、形象宣传等作用,仅去年投入品牌农业的资金就达300多万元,取得的成效也可圈可点。去年底章丘举办鲍家芹菜推介会之后,极品鲍家芹菜芽卖到每公斤180元。初步估算,品牌农业建设能够给章丘带来1.5亿元以上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显著。舜网-济南日报


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1号院珠江摩尔大厦3-2-1907 邮编102206    京ICP备09085994号-1
Tel:010-62119266 公司邮箱 
Fax:010-62110146 mail@justalen.com
copyright© Beijing Justalen IP Firm Law

版本所有 佳茂知识产权代理(北京)有限公司

商标注册 北京商标注册 浙江商标注册

 上海商标注册 江苏商标注册 广东商标注册

福建商标注册 成都商标注册 四川商标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