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
山西运城工商实施“五农工程”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纪实2010-1-24 15:55:07 |
中条山侧,盐湖池畔,舜帝抚琴引吭的《南风歌》依然在古老的河东大地广为传唱。这片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被南风薰拂几千年的土地,如今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为了河东大地的丰收,活跃在这片土地上的运城市工商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基地,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奋斗目标,立足职能,奋发有为,在河东大地掀起工商干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热潮。 红盾护农:政府欢迎、农民拥护的工商品牌 去年麦播之前,永济市工商局局长程振东接到一个举报电话:“有人在村里推销劣质化肥。”他急忙指派卿头工商所立即核实查处,不到两个小时,32袋劣质化肥得到查处,农民利益得到保护。这仅是运城市工商局“红盾护农”的一个缩影。 规范农资市场行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始终是运城市工商局“红盾护农”的一个亮点。该局是全国工商系统较早推行农资连锁经营制度、种子留样备查制度和索票索证制度的单位,曾受到国家总局的肯定和推广。目前,农资连锁经营已经从起初的试点推广到全市,农资连锁经营总店发展到16家,连锁经营点已经遍布城乡,达到1300余家。乡亲们纷纷说:“村里有了农资连锁店,种地所需的化肥、农药不出村就能买到。省时省力,有凭有据,不用再担心买到假货了。” 如今,“红盾护农”已经成为深受政府欢迎、百姓拥护的工商品牌。 商标兴农:给农产品插上的腾飞翅膀 “同样是咱刘庄村的韭菜,打个小小的商标后,每斤竟能多卖一倍的钱,一年就增收一百多万元……”说起“商标致富”的事,盐湖区刘庄村委会主任赵丰年、刘庄韭菜协会会长王振武争相告诉笔者。 实施农副产品商标战略,推行“一村一品、一地一牌”是运城市工商局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又一举措。他们按照“突出特色、择优扶强、定向培育、跟踪服务”的原则,采取向企业派驻联络员,通过举办商标知识培训、组织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农展会,帮助设计、申报农副产品商标等形式,积极鼓励注册农副产品商标。 前些年,刘庄村韭菜的生产规模虽不断扩大,但菜农拉着小车走街串巷吆喝着卖,风吹日晒、吃苦受累还卖不上几个钱。运城市工商局的同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帮他们申请了“涑水河”和“一剪绿”两件商标。如今,刘庄村靠着这两件商标打开了市场,带动了200多家农户种植韭菜2000亩以上,年销量由前些年的几千公斤上升到数万公斤,人均增收400多元。 目前,全市农副产品注册商标已经发展到1450余件,涉农著名商标达35件,涉农驰名商标4件,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农业腾飞插上了金翅膀。 合同帮农:让农户和企业吃上“定心丸” 去年3月,春寒料峭。新绛县古交镇村民吴华荣的大棚蔬菜长势正旺,当时春节已过,但他一点也不愁销路。因为上年底他和新绛绛州绿蔬菜公司签定了购销合同,吃了“定心丸”。 前些年,运城市绝大多数菜农蔬菜没销路,菜农推着平车到处转悠。而农产品公司怕农民诚信意识差,不敢签合同。该局知道这一情况后,积极采取措施,力求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该局邀请专家研究制定了《苹果购销合同》、《蔬菜购销合同》等10多种合同示范文本,规范了合同签约行为。 其次,在全省率先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转包、转让、互换等四个合同示范文本,促进了土地流转。目前,全市涉农龙头企业发展到232家,32家已具相当规模。经纪人活农:架起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致富桥” 经纪人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架起了一座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 临猗县北辛乡农民王万保是乡经纪人联合会会长。他带领全乡经纪人,每年接待30多个省市、1000多名果客,销售果品达1.5亿公斤。提到工商部门对经纪人的帮扶,王万保显得十分激动:“前些年经纪人没‘娘家’,管理跟不上,弄得大家生意也不好做。现在工商局帮咱成立了协会,客人、果农都信任咱,既帮乡亲销了果,自己也有了收入,互利互惠!” 运城市工商局把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成立经纪人协会、组建经纪公司,引导农村经纪人队伍向合作型经营模式发展作为大事来抓,共举办经纪人培训43期,并帮助农村经纪人建立农业商品信息网络、生产网络、收购网络、销售网络,鼓励农民走,形成“经纪人带头动,农民跟着动,产销良性互动”的可喜局面。 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农村经纪人1193人,去年全市农村经纪人经纪业务量达3954万元。 合作社强农:带领农户走向集约经营 去年4月12日,武晓勤局长深入平陆神鹰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时,对在场的工商干部讲:“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让农民抱团作战,由分散作业走向集约经营的好路子,一定要广开绿灯,定点帮扶,大力支持。” 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运城市工商局四次发出专门文件,要求基层县局实行合作社名称、成员范围、出资方式“三放宽”政策,开辟“绿色通道”,进行“零距离”服务,对前来办事的农民群众,热情帮助,解惑答疑,做到延时服务、预约服务、指导服务。并协调科技、农业等部门,从信息、技术、物资、资金等方面积极扶持。 目前,运城市已经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863家,成员达到18000多人,生产经营范围涉及禽畜、水产养殖、农机服务等行业。该市农民设立专业合作社的热情高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正因为运城市工商局认识高、有创新、措施得力,从而加大了服务“三农”的力度,赢得了农民广泛赞誉,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山西经济日报 郝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