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
山东烟台严查轴承侵权案2010-1-26 23:14:33 |
1月19日下午4时,满载着侵权轴承的斯泰尔大货车缓缓驶出烟台海关罚没货物仓库,在海关关员的监管下,向烟台开发区行进。一小时后,车子驶入烟台金澄精密线材有限公司,电磁起重机将一箱箱轴承从车上卸下,不一会便堆得像小山一样高。 假冒轴承销毁现场 晚上10时,销毁活动正式开始。机械臂将侵权轴承抓入5米多高的料罐中,然后由行车将料罐吊起运送到一个高10米、容积60吨的炼钢炉内,经过3000℃高温熔炼。1个小时后,一股逼人的热浪冲了出来,第一批侵权轴承熔为铁水。三个小时后,此批2万余个侵权轴承熔炼完毕。 据烟台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王丽梅介绍,2009年整个山东关区查获轴承侵权案数量骤增,共查获案件15起,涉案轴承27万套,案件数和轴承数量均超过了前三年的总和。涉案侵权品牌也由以前的每年两三个,增加到了10余个,既包括“KG”、“NACHI”、“FAG”、“SKF”、“NSK”等瑞典、德国、日本的知名品牌,也有“TAM”、“FK”等国内知名品牌。“轴承成为继服装、日用品等传统侵权商品之后的海关又一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领域。”王丽梅说。 30分钟堵截侵权货物 时间退回到一年前。2009年1月19日晚7时许,烟台海关通关处报关大厅内依旧灯火通明,出口科关员邓怡像往常一样在电脑前认真审核着屏幕上的出口报关单数据。一票出口轴承的报关单引起了他的注意。 回忆起当时情景,邓怡说:“这票货物没有标明轴承品牌,这不符合常规,而且,货物的发货人是一家贸易公司而不是生产厂商,货物目的国是侵权行为高发地区……”当时,他就意识到这批货物可能有大问题! 就在邓怡做出了高风险判断的同时,由于轴承已被列入青岛海关重点查验的知识产权保护商品,电脑系统也提示“高风险、查验”的字样。邓怡果断地对报关单进行了主动布控,他在布控指令中写道:彻底查验,重点查看货物是否侵权。 对于这起发生在一年前的事,烟台海关查验处查验一科关员赵刚印象深刻。他说:“当天晚上7时30分左右,我们根据布控指令打开货柜门发现,整整一个集装箱装满了标有‘FK’商标的轴承,经清点共21345个。” 赵刚讲,经过查阅海关总署的备案系统,该商标为福建省南安轴承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所有,而且没有发现南安公司授权这家贸易公司使用商标的记录。“确定这批轴承存在重大侵权嫌疑后,我们一方面要求该贸易公司补充申报货物的知识产权状况,同时快速联系了商标权利人福建省南安轴承有限责任公司。果不出所料,南安公司正式确认该批货物使用的‘FK’商标未经授权,并向海关申请扣留该批货物。” 摧毁30%的非法利润空间 利益的驱使,是此类侵权违法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 “据我们了解,假冒货物通常都成本低廉,与正牌商品比较,存在较大的非法利润空间,使少数不法分子铤而走险。”负责海关主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王丽梅副科长介绍说。“而金融危机导致了国外主要轴承生产企业产量下降,更是进一步刺激了国际市场对这类商品的需求量。” 南安公司总经理助理施天津告诉记者,假冒轴承的价格一般要比正品低20-30%左右,而且往往都是小作坊式地下作业,粗制滥造问题严重。不仅挤占了公司的市场份额,而且损害了品牌的形象和声誉,给他们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据了解,轴承被人们成为机械的关节,轴承商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农业机械等众多行业,精密度要求非常高,它的精度以0.001mm来衡量,而普通机械零件的制造公差一般只有0.01mm。假冒轴承往往达不到这个要求,存在非常高的安全隐患,一旦使用了此类假冒轴承,极易引起安全生产事故,损害消费者的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 对此,南安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正规厂家生产的正牌轴承,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检验才能保证安全使用,而没有经过检测的假冒轴承,往往以劣质钢材为原料,使用后,不但起不到正常的作用,反而会对设备造成极大的损坏。目前国内侵权轴承生产厂家众多,各种品牌的假冒轴承层出不穷,我们建议消费者到正规销售网点购买,不能只图价格便宜,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烟台海关有关科室负责人也表示,知识产权作为人类优秀智力成果,特别是知名品牌,其创造产生的过程凝聚着艰辛的劳动。而假冒商品不仅会给权利人的合法知识产权权利造成损害,而且会严重扰乱国际贸易市场秩序,损害的是使用者的利益,是中国出口产品的声誉,是中国的国际形象。 延伸阅读:4道严岗彻查侵权商品 对侵权商品进行没收销毁,是海关对侵权企业进行处罚的做法之一。另外,侵权企业还将面临海关信誉评定降级、被列为高风险企业并实行票票货物查验等严厉监管措施的“待遇”。除了后续处罚这一环节,海关还在重点在商标备案、出口监管、货物查验等三个前期环节“设岗”,把侵权商品堵截在国门前。 针对轴承侵权案件骤增的情况,烟台海关重点分析了近年来查发的案例,对易被侵权品牌、侵权货物来源地区、涉嫌加工企业、进出口企业、重点航线进行分析认定,确定查缉重点。在业务监控系统发布风险预警信息,当符合侵权商品特征的货物或者高风险企业通关时,系统自动提醒关员进行查验,提高案件查获率。对业务现场关员进行业务培训,增强辨别力。与权利人密切联系、沟通,及时交换相关情报线索,激发权利人自我保护的积极性。(记者孟宪臣,通讯员王继斌、王檑) 文章来源:水母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