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
美驻华大使称知识产权问题有所改善2010-7-4 12:40:00 |
据美国驻华大使称,虽然中国在知识产权执法上有时仍存在不足之处,但随着重视创新的中国企业的崛起,为中国知识产权改革获得强有力的支撑开启了新的开端。
美驻华大使洪博培在6月23日在深圳召开的美国-深圳创新与知识产权论坛上发表讲话时说,随着希望保护国产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的崛起,为国外企业坚持知识产权阵线带来了机会。 洪博培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随着中国新一代创新型企业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极大重视,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这不仅是美国企业单方面的呼声,也反映了代表未来中国经济生力军的诸多本国创新企业的立场。” 然而他也表示,美方官员仍在这方面心存担忧,特别是对于当前的知识产权执法。 在华南美国商会主办的本次论坛上发言的一家美国制造商对中国知识产权立法现状更持批评的态度。 总部位于美国洛杉矶的DahonGroup公司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高端折叠自行车生产商,其总经理DavidHon在会上说,由于无法为自身的知识产权提供有力的保护,他正把公司的研发工作撤出深圳。 Hon说,这家在1982年开发出世界首辆折叠自行车的公司把研发业务重新迁回了美国、台湾和欧洲,因为“现行法律”对在华分支机构频现的商业机密泄露“几乎无能为力”。 Hon称,中国生产的半数折叠自行车都侵犯了他的公司的专利,他表示,中国的各大贸易展未能为知识产权提供充分的保护,只有规模庞大的广交会在这方面做得最好。 Hon在15年前把部分研发工作迁至深圳,他坦言说,这一决定在当时遭到了一些股东的质疑,他认为,知识产权保护的缺乏是中国无法摆脱低成本生产形象的原因之一。 Hon说:“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发展创新的同时,为知识产权提供有力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他同时也是广东自行车协会的副会长和深圳市知识产权委员会的前任会长。 作为大会嘉宾的洪博培在会后的媒体见面会上说,Dahon公司的情况确实比较严重,显示了大大加强执法的必要性。 但他也指出,Dahon公司的情况在大部分美国公司中并不具有代表性。 洪博培说:“我认为这可能只是一个特例,“因为”我在昨天访问了几家研发技术处于相对高水平的企业,我的感受是知识产权保护正在逐步取得进展,在近年来的情况有了相当大的改善,但执法上的不严和滞后仍比较突出。” 他说,受访企业表示“为留住外资,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逐年有了明显的改善,而且地方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倾听国外企业的想法。” 他说,围绕知识产权保护的讨论将更多地转向中国的地方和省级政府层面。他表扬了深圳市成立了市场监督管理局,把专利、商标和版权相关事务置于统一管理下的做法,这在国内开创了先河。 洪博培说,深圳企业—比如在2008年得到沃伦.巴菲特注资2.3亿美元的比亚迪公司和电信设备生产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正在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领军者和创新者。 他以华为公司为例,华为2009年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提交的专利申请量占据全球第二。 华为公司和另一家中国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医疗设备生产商迈瑞医疗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者在会上说,他们认为本地的知识产权法律正在日益完善。 迈瑞的CEO徐航说,本地政府在这方面越做越好,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所在”。 迈瑞在中国、美国和瑞典都设有研发中心,研发支出占到营收总额的约10%。 华为公司的首席法务官宋柳平说道,中国已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了法律系统,他还通过翻译说道,倾听批评意见固然需要,“但我想说的是,提供有建设性的看法更为重要。” 不过,在中国从事法律事务的美国知识产权律师DavidBuxbaum在会上表示,深圳的知识产权立法亟待加强。 供职于纽约法律事务所Anderson&AndersonLLP公司的Buxbaum说:“深圳市在经济发展上的成功有目共睹,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相关的立法和行政机构仍十分缺乏。” 早在1972年,他成为了受聘代表美国企业在华处理法律纠纷的第一位美国律师,涉及微软的一宗知识产权大案就是由他代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