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过桥米线”拿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0-7-5 21:39:41

有人视为“护身符”,有人不以为然

米线是云南人最离不开的食品之一 实习生 杨帆/摄

热情好客的蒙自人从来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一点在对待传统名吃上也不例外。

去年10月,蒙自制造出中国最长的一根米线——2567米,用米1800公斤,成功申报世界吉尼斯纪录;去年12月,蒙自县过桥米线协会申报的“蒙自过桥米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准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注册。这让过桥米线的源头产地蒙自拿到了一统江湖的名分和地位,蒙自县政府一鼓作气,牵头19家米线厂联合投资,组成了蒙自南湖缘过桥米线公司,意在保护传统食品的声誉,做到绿色、环保、安全,集中优势资源培育米线加工龙头企业。

然而如今半年过去了,米线标准和原产地之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建水、昆明、文山、广东的米线巨头们对此标准嗤之以鼻,方便过桥米线风起云涌,已成包围之势。蒙自过桥米线这道“护身符”有何用处?本报记者兵分两路在蒙自和昆明进行了多方采访。

2008年5月 《蒙自过桥米线》企业标准出炉19米线厂建合资公司

为配合申请注册“蒙自过桥米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早在2008年5月,由红河州、蒙自县两级质量监督部门、过桥米线协会、相关米线餐饮企业配合制定了《蒙自过桥米线》企业标准。标准中对蒙自过桥米线的定义是“以蒙自鲜米线为主料,配以汤料和拼盘组成的,具有蒙自地方特色的食品”。此外还对米线的生产标准、运输条件进行了详细规定,但是对过桥米线的汤料、配料、制作流程和方便过桥米线的制作并没有明确的要求。

负责蒙自过桥米线协会工作和过桥米线企业标准制定的蒙自县经贸局市场贸易科何兆良科长表示,300年来蒙自过桥米线一直在不断发展创新,已经衍生出了不同形式的过桥米线。困难时期视为奢侈品的汆肉如今变得不再稀奇,根据传统过桥米线改进后产生了牛肉、兔肉等口味的米线。考虑到传统与现代过桥米线没有明确的界限,对于过桥米线的生产标准也无法细化到如同可口可乐一般。不过划定传统过桥米线与创新过桥米线的差别,也将是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以后努力的方向。

对于方便过桥米线,何兆良说,人们所称的方便过桥米线在业内人士看来只能叫过桥米线的方便食品。这种方便食品不具备过桥米线的制作过程,不属于过桥米线。但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待这一新事物更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一些方便食品企业也在不断努力研制更贴近过桥米线口味的方便食品。这应该算作过桥米线的另一种衍生物。

为了规范米线质量,蒙自县政府牵头19家米线厂联合投资组成了蒙自南湖缘过桥米线公司,意在保护传统食品的声誉,做到绿色、环保、安全,集中优势培育米线加工龙头企业。该公司办公室主任耿琳介绍,公司2007年5月组建,去年5月开始建设,预计今年8月投产。公司设10条米线、5条卷粉生产线,其日生产能力达200吨。

蒙自县每天的米线、卷粉需求量在100吨左右,公司在满足周边县市的需求后还将供应昆明市场,所生产米线将严格按照《蒙自过桥米线》企业标准的要求来制作。这也是提升“蒙自过桥米线”品牌迈出的重要一步。


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1号院珠江摩尔大厦3-2-1907 邮编102206    京ICP备09085994号-1
Tel:010-62119266 公司邮箱 
Fax:010-62110146 mail@justalen.com
copyright© Beijing Justalen IP Firm Law

版本所有 佳茂知识产权代理(北京)有限公司

商标注册 北京商标注册 浙江商标注册

 上海商标注册 江苏商标注册 广东商标注册

福建商标注册 成都商标注册 四川商标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