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
27项山东“非遗”亮相世博2010-7-12 20:05:20 |
山东黑陶、济南面塑、剪纸、潍坊风筝、伏里土陶、洛房泥塑、高密三绝、杨家埠木版年画等27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前日亮相世博园宝钢传习区。 记者在传习现场看到,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国庆的展位内摆放着由张国庆黑陶厂制作的60多种、180件龙山黑陶作品。张国庆告诉记者,在这180件展品中,包括去年专门为第十一届全运会制作的“泰山童子”、“东荷西柳”和张国庆最为得意的五龙球薰,还有制作精巧、工艺水平极高的蛋壳杯。张国庆还在现场展示黑陶的制坯过程。 “呀!这不是烤鸭吗?还有螃蟹,这都是面塑品吗?”在71岁的面塑艺术家何晓铮的展位前,许多观众正围在展位前面对作品品头论足。何晓铮告诉记者,这次世博展示,他带来了自己的26套作品。其中既有孔子、关公、穆桂英、孙悟空等传统题材的人物,又有螃蟹、烧鸭、肘子、青椒、枣等足能以假乱真的面塑作品,还有五虎上将、四大美人等组合式作品。 剪纸艺术家卢雪的展位里,最显眼的是一幅巨幅剪纸《孔子像》,记者注意到,卢雪的剪纸作品非常独特,别人剪纸作品大部分是红色,而卢雪的作品很多是黑色,显得特别沉静、大气。 记者看到,传习现场吸引了很多游客驻足观看,他们似乎忘记了天气的炎热。许多人还拿起相机不停拍照。记者看到,兴致高昂的外国游客杰克夫妇,还现场跟张国庆学起制陶。起初杰克自称自己没问题,但当他在旋转的木板上给陶器定型时,整个陶胚都成了歪的,杰克连忙提出要拜师,让现场游客笑得合不拢嘴。 山东省艺术馆馆长王寿宴告诉记者,此次展示的主题是“民艺绝技”,共精选了27项4000多件“非遗”展品,都是从省内选取的,从征集到意见反馈,直到运到世博园里面,前后经历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这些“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代表了山东民俗艺术的最高水品,能够充分展示山东民俗特色和“齐风鲁韵”的风采。(记者 张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