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
版权保护:电影产业兴旺的关键2012-3-26 10:00:24 |
日前,《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在结束征求意见阶段后,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阶段。在我国正力图将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时,电影产业的发展自然引起更多关注,其中电影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电影产业财政、金融扶植政策等更成为产业能否得到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此次修改意见稿中,在规定与电影产业有关的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外,更在产业保障一章中,明确提出转让电影版权可享受税收优惠,电影版权可用于质押等促进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这意味着尊重版权与促进电影产业发展之间将形成良性循环。 产业发展的灵魂 “站在产业角度,成熟完整的电影产业不仅仅是一个影院市场,还应该包括录像带的版权销售、DVD版权、电视版权、网络版权、形象产品的开发、相关版权的转让等。在一部运作成功的电影利润中,票房通常只占到30%左右。其后通过版权授权等获得的收益往往更大,例如《变形金刚》中大黄蜂等剧中形象的授权、相关产品的销售制作等往往会给投资方带来更多收益。在这个产业链条中,版权是灵魂。如果一部电影在影院上映时就遭遇盗版,不仅影响电影票房,其后的产业链就难以运转。”电影《米香》制片人、导演韩凯臣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目前,尽管我国电影尚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但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却被各方看好。业界普遍认为,中国电影产业目前仍然处于上升态势,未来几年内也仍将保持发展、繁荣的景象。 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电影产业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经济环境,另一方面,与我国电影业自身发展阶段有关。近年来,国内电影票房快速增长,电影作为产业的社会影响力迅速提升。与此相应的是,我国对版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加强了对盗版侵权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加强电影版权保护与推动产业发展间呈现良性循环。 版权价值之重估 “此次电影产业促进法中,不仅在总则中强调了知识产权的保护,体现了中国电影在逐渐走向世界的产业化过程中,更强调对原创的尊重。而且在具体措施中,也体现出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这与我们的切身感受是一致的。特别是可以通过电影版权质押,拓宽融资渠道,对产业发展是一个促进。”韩凯臣表示。 与立法的相对滞后相比,早在5年前,我国就出现了第一单版权质押融合同。随后,影视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逐渐开启,各地金融单位相继推出各具特色的版权质押贷款模式。张艺谋新片《金陵十三钗》就曾获得民生银行对该片1.5亿元的贷款。与此同时,《龙门飞甲》也得到北京银行的“打包贷款”支持。“当然,尽管最后能通过版权融到资金的可能只是少部分大公司的大制作,但至少这是一个信号,体现了社会对版权价值的重估和认可。在好莱坞的产业运作模式中,电影版权质押,往往也是融资方式之一,只是具体的操作方式有差别。” “此次立法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对编剧利益也是一个保障。作为电影情节的源头,编剧的创造性不容置疑,但在权益保障上,以往编剧获益较少,往往只能的得到较少的固定回报。现在,有名的编剧有时能获得利润的5%到10%作为报酬。”韩凯臣认为,这得益于对知识产权权益的重视。 立法只是一个促进和鼓励作用,产业发展,更多与市场需求相关。近日,广电总局公布了2011年全国电影总票房——131.15亿元,我国电影票房在5年间增长了4倍。更有人预测,未来3到5年内,中国电影产业将全面迎来资本时代。对此,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电影管理局副局长喇培康表示,目前我国大量资金只能投向单一作品,不能真正投入到产业上。这是目前中国电影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他表示,2012年我国将加大推进电影衍生品开发及授权业务的力度,实现电影版权的价值最大化。 |